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12 茉莉花321 粉紅礦泥牛奶皂 打皂﹑入模﹑脫模﹑切皂全紀錄

 
第一次寫出來已經是第12鍋了, 真是可怕XD
 
是次文章圖片有點多呢...
由溶皂開始一步步都有拍圖﹑介紹, 希望能對新手製皂有幫助 :D
(當然雅也是新手, 若有錯失之處請不吝指教...)
 




這是一個月前已經浸泡的茉莉花, 看得出是大比例?  (花佔了一半的空間)
用的是初榨橄欖油 (EXTRA VIRGIN, EV)
 
 
小撇步時候, 過濾時使用茶包袋方便操作:D
 
 
 
還有使用一個袋子, 放茶包進去, 下方開個洞~


 
就可以輕鬆地倒油了

 
花朵還可以隔著膠袋用手壓出剩下的油, 方便...XD"
(可惜瓶子不是寬口, 根本倒不出來囧...!!)

 
量好各種油之後, 都倒進大的﹑打皂專用的不鏽鋼鍋內。
棕櫚油﹑椰子油在冬天會凝固, 所以有需要時隔水加熱喔!
 
 
 
再來準備NaOH (Sodium Hydroxide)
賣家教雅把它放在一般飲料瓶內就可...所以 猜得出是什麼飲品嗎? (錯了)
 
接下來的部份都請戴上手套喔! 很危險!
 
 
使用了金莎包裝袋... 因為小粒的很愛卡在杯子內...
(連杯子也是洗過的麥當當飲料杯, 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環保過了頭囧)
 
...量好所需的量

 
接下來準備牛奶...也是要事先冰好, 要完全結冰才能用喔! (至少冰8小時...)

 
也要放進另一個小的, 專門溶鹼的不鏽鋼鍋內
此時請使用長柄的匙子以免不小心沾到:O

 
個人做法是先放一點在表面等它溶化, (NaOH直接與冰面接觸)
然後到底部開始有液體奶時, 再用匙子拿一些上來淋下去,
溫度會比較穩定一點點...
 
沒有信心的可用溫度計量, 25度以下佳
個人控制都在15度或以下 (通常是12度)
 
30度以上奶會變焦糖, 更高的話聽說還會臭...?
個人而言沒試過所以無法回答, 雖然據了解是因為蛋白質被高溫變質...?

 
慢慢地溶...

 
圖中一些白點是白奶的脂肪, 記的確認不是未溶化的NaOH
有說溶的太快所以才有白點, 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感覺比較像是用的奶不同, 白點情況也不一呢?

 
有點太熱, 開始變色了XD...
 
奶冰快要溶光光前, 請給鍋子外面準備冰水浴免得升溫過快喔
 
還有必須用長匙子在底部磨來磨去看看有沒有砂子的感覺,
如果有, 就是NaOH沒溶好, 先繼續攪拌至完全溶化才可進行下一步喔!

 
 
 
 
然後混合兩者
一口氣倒進去然後馬上開始打!!
 
都說馬上開始打了, 結果還在拍照...(汗)

 
首十分鐘不可以停下來喔!

 
 
抱歉單手拍照單手攪拌真的很難...
 
中間顏色會一直變化, 目前認為最有趣的是藍莓果茶...
紫藍(水相原色)=>鮮綠(加NaOH)=>暗綠(混合)=>灰藍(打皂時)=>灰=>啡紅(脫模)=>啡(晾皂-熟成)...
 
看著顏色連精神也有點裂裂的...
 
 
對比上圖, 也看的出有一點點變濃湯了

 
Light Trace! 畫的8字不消失了...好像才打了15分鐘...
浸泡油的威力> <" 此時開始被嚇到...

 
加入超脂: 苦茶油 3%

 
再攪拌完畢後, 先放一半進模

 
再分一點去別的杯子
 
此時, ...快要over trace了囧!!!

 
趕快量一下粉紅礦泥

 
記得攪拌完全...
 
 
 
然後因為開始Over trace了所以亂來一把...
 
 
 
然後因為真的over trace了所以更亂來...
不要問, 好可怕...XD"
(黑色是備長炭粉)

 
此時已經不想理它了...(哭)
我泡了一個月的茉莉花......
 
 
兩天後. 脫模時間!
 
 
 
再兩天後 準備切皂...(那時沒有切皂器T___T)
 
準備尺子﹑畫刻度的工具(我用的是刀子)

 
 
濕度那天有80% 於是有點出汗...
切完後馬上抓去開抽濕XD
 

 
先量好整條皂長度. 以及想要的長度
(這模是長25cm寬7cm 所以目標是厚度4cm; 剩下的切小塊)

 
每4cm小小的畫一下記號

 
下圖...好像看不太出來XD? 有畫了啊...!

 
都畫好了!
好吧, 根本看不到囧

 
接下來出動...線刀!

 
由於當時沒有切皂器, 所以先對切比較好
底部需墊高, 不然線刀沒法切到底

 
習慣是先從一邊開始

然後另一邊也切入, 再一次切到底..
結果因為要拍照, 切歪了一點OTL

 
剩下的也是這樣慢慢跟記號切
 



 
至少側面不錯看... (哭)
感覺超像皂面長了怪東西的...

 
都切好了, 趕快把怪花擋住看不見XD

 
又過了2天 蓋章!
(這是烘焙用的膠製組字印章, 便宜又好用XD)

 
然後又在烘焙店發現可愛的貓咪印章
所以又變這個樣子了XD
 
 
然後又是在烘焙店發現便宜的切吐司器
而且是折疊式的, 太棒了!!


 
從此不用再畫刻度也不怕歪了:D
...雖然還是得墊高一點

 


感謝看到這裡的你0.<


5 則留言:

  1. 白白的應該是乳脂...那個除了用力拌勻然後希望(?)它會溶解一點之外...應該是沒有辦法的。這裡很有趣啊,努力爬文中~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後來找資料時發現其實可以過濾掉... 不過沒關係囉已經用光了(喂)
      謝謝你喜歡這裡^^!

      刪除
  2. 你好,请问牛奶倒入油时的温度是多少?油温多少?我也做了一个牛奶皂,牛奶入油时的温度是20度左右,油温45度。过后搅拌到一半,温度降到30度。这是正常的吗?需要加温吗?谢谢。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我製皂時已經很久沒有量溫度了, 基本上混合時油溫都是室溫,
      而鹼水則是10-20度之間(因為用全冰塊融鹼)
      以我的經驗是油鹼混合後會升溫, 尤其以牛奶/椰漿等成份為明顯,
      會一直持續升溫到凝固後...
      降溫原因可能是水量太多或是攪拌時間過長(即配方過軟等其他因素)
      那也是正常的 (例: 純橄怎麼攪拌溫度還是一直降~)

      加溫的話應該是不需要, 如果你用牛奶入皂更不要加溫,
      因度溫度過高時, 牛奶會變質變成類似牛奶糖或焦糖色...

      抱歉這麼久才來回覆, 真是不好意思

      刪除
  3.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